原本是幫清大劍道社的「品梅祭竹」活動寫的祭文,後來因為太古典、太文言文了,清大的劍友又自行改成白話文朗誦。
雖然說辦這個活動有點是為了「迎新」、「招生」,同時祭文也寫得有點戲謔,但活動原初的核心宗旨我倒挺喜歡的:紀念、哀悼那些在練習過程中打壞的竹片、竹劍。以前在做社區營造工作的時候,知道某些客家庄有設「敬字亭」,專門用來燒寫過字的廢紙,以示對文字的尊重。我覺得祭竹劍這件事情,某種程度上也分享了「敬字亭」那種惜物、愛物的味道。
畢竟劍道不只是蠻力的亂砍、亂劈,所謂「一期一會」,那種對於當下經歷的人、事、物的一種珍惜和尊重,不也是劍道內涵的一部份嗎?
維
中華民國XX年X月X日,X大劍道社社長XXX敬率社團全體成員,謹以至誠,恭祭於
故社團毀損竹劍之靈前曰:
嗚呼竹劍!本生於崇山峻嶺之上,雲霧繚繞之鄉,採補天地元氣,吸收日月精華,高風亮節,不求聞達於諸侯,虛心求進,唯念德業之不修。只為我輩有心於劍道,刀斧加身,遠離山林,堅忍卓絕,忍受日夕衝撞折磨之苦,殫精竭慮,以助我等劍技之養成。終因不堪終日擊打,形銷骨立,而以兵解,登仙而去,徒令我輩不勝欷噓!古人云: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,其為竹劍乎?
嗚呼竹劍!我輩藉竹劍之力,以入劍道之門,朝惕夕勵,反覆演練,得窺劍術之堂奧,竹劍之功大矣哉!
竹劍伴我等餐風露宿,南征北討,遍歷大小比賽,以長我輩之見聞,以揚我社之威名,竹劍之功大矣哉!
古代俠客執三尺鐵,辨生死惑,行俠仗義,抱世間之不平。今日我輩持三尺竹,辨社團、課業、感情、健康之惑,呼朋引伴,解一身之孓然,竹劍之功大矣哉!
我輩以竹劍而得節其身以禮,得見微變跡以機變其智,得養浩然之正氣,得擴萬人敵之心量,不以枝微末節小事,個人榮辱得失為念,使父母師長得無自毀、傷人之憂,以全人倫,以盡孝道,竹劍之功大矣哉!奈何竹劍竟不能與我輩長相左右,以竟全功!嗚呼哀哉!嗚呼哀哉!
嗚呼竹劍!人之生也有涯,劍之道卻無窮,天生竹劍以助劍道之大成,莘莘學子卻無物以報萬一,唯用清水素酌,雙手合什,誠心默禱,以慰竹劍之靈!
嗚呼哀哉!
尚饗!!
- Oct 08 Sat 2005 08:12
祭竹劍文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