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大學時代的我懷抱著滿腹改造社會的熱情,一心想要到農村或是偏遠的地方,和想像中處於社會弱勢的居民共同生活,謀求改變他們的處境的可能。那時候以為幫助自己實現理想的最重要的工具,就是強烈的理想主義熱情還有豐富對社會現狀的觀察與分析的知識。

等到自己畢業了以後,如願以償參與了社區營造的工作,卻發現到當自己落腳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首先面對到的問題,既不是錢,也不是沒有人理我,而是找不到地方吃飯。

你以為台灣的每個鄉鎮都跟東海別墅一樣,有三、四十家不同的小吃店可以選擇,而且每隔幾年會有新的食物口味出來?別傻了!在一般的鄉鎮能夠有幾家一般的自助餐廳或麵店就不錯了,至於24小時供應的宵夜就不要想了。如果妳工作的地方剛好又是個名勝的話,那更慘,觸目所及只會都是供應大魚大肉的餐廳,想吃個簡單的排骨飯、陽春麵,門都沒有!!

我一直記得很清楚,當我在新竹的客家庄待了三個月之後,(現在已經變成了熱門的客家文化觀光景點),是什麼事情讓我有了能夠在這裡待下來的自信,那是當我在廚房裡親手做出第一碗蛋炒飯的時候。我那時第一個感覺是:太好了!我不會在這裡餓死了!

所以,對我來說,從事社區營造、地方蹲點工作的第一步就是:先學會自己做菜!!

或許所有偉大的事物、偉大的夢想的實現也都是如此,我們總得從最簡單、最基本的事物開始,打穩基礎然後一步步往上升。

雖然說「天高皇帝遠」,但畢竟還是「民以食為天」啊!

從五月下旬開始進駐烏來,已在這裡睡了一個多月,現在我也開始慢慢有能夠在這裡落腳的自信了。原因無他,不過是我自己在這裡煮出了第一碗泡麵而已。

7月3日,在烏來的第一頓自己煮的晚餐,其實只不過是泡麵而已。


雖然是泡麵,配上和式桌和對面的瀑布美景,感覺倒很像在台中的「耕讀園」吃簡餐,呵呵!!

用公費買的冰箱,加上從家裡拿來的電鍋,各方大德「施捨」的烤箱、鍋碗瓢盆盤...等等,利用博物館的「售票室」,布置成一個簡單的廚房兼儲藏室。
順道一提:那個熱水瓶的用途不是燒飲用水(我們已經有開飲機了),而是燒洗澡用的熱水...(這裡沒有蓮蓬,更沒有熱水器)




次日,和同事尚清兩人頭一次在烏來煮飯做菜,好一頓豐盛的晚餐,其實配菜都是罐頭:麵筋、花瓜、海底雞、加上尚清老爸爸親手調配的辣椒小魚乾(真是很下飯...)。不過至少飯是自己洗米、煮出來的,再怎麼說都比去街上的山產店吃飯還要便宜。

那個碗、盤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有點奇怪,呵呵.那是從台灣日報社的舊廚房拿來的,本來是放燉品、甜點的有蓋小皿,就被我們拿來當碗。至於蓋子呢?翻過來就變成可以放花瓜、麵筋的盤子啦!雖然很克難但可是很高貴的瓷器呢!!






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iing19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