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fflavour.blogspot.com/2011/02/blog-post_4152.html#more
芒果原產於印度,至今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芒果生產與外銷國。中文文獻中最早提到芒果的紀錄,是去西天取經的大唐三藏法師玄奘,他在《大唐西域記》介紹印度的物產時,首先提到印度有名為「庵沒羅果」的水果。 台灣的土芒果其實是在清代嘉靖年間由荷蘭人引入的,據說最初種植的地方在現今台南六甲地區。當時的文獻中不稱為「芒果」,而是稱為『檨』(注音符號:「ㄕ ㄜ」),有時又稱為「番檨」,也就是現在閩南語中說的:「檨仔」(白話字:Sōaiⁿ-á)。有一些飽學的文人,則會用佛經的典故稱為:庵沒羅果或是庵羅果。
「土芒果」雖然是外來種,但因為氣候、土質適合,很快的就在台灣南部各地到處種植。四處結實纍纍的土芒果,讓台灣變成一片「芒果土」,也讓「芒果」從變成台灣人十分熟悉的水果,例如台灣童謠〈風若透〉:
風若透,檨仔著到。
風若吹,檨仔著斷椏。
這首童謠具體描繪了孩童站在芒果樹下,希望大風刮來把芒果吹落地,甚至最好是把整個結實纍纍的枝幹吹斷,好讓大夥兒可以大快朵頤芒果的心情。另外也有「風透檨仔落,風吹菝仔(芭樂)落椏」的童謠。
清代的彰化詩人陳肇興在其詩作〈春田四詠—獲稻〉中,有描繪農人拿著農具經過芒果園的情景:
驕陽似火稼如雲,隨穫隨耕力最煩;
荷擔人歸黃檨圃,催租客到綠槐村。
耞聲遠逐蟬聲亂,鐮影遙連犢影昏;
自是瀛壖多樂土,畲田火米不須論。
詩中的黃檨圃就是芒果園。可以想見當時的南台灣農村,處處皆可見到芒果園、芒果林的景象。因此之故,台灣經常可以看到芒果林(檨仔林)或芒果樹為名的地名,其實也就不奇怪了。例如現在的台南市立體育館所在地,日據時期台南神社所在地,舊地名就是「檨仔林」。
而在台灣的客家話中,因為土芒果的口味略酸,所以稱芒果樹為「酸樹」,因此常可以看見「酸樹下」的地名,例如台中縣石岡鄉梅子村的客家話舊地名為:「酸樹下」,亦即芒果樹下的土地。
結實纍纍的芒果園也是文人雅士聚會的好地方。今天嘉義市的文昌里雙忠廟旁、鄰中正路、忠孝路一帶,在清代時有一座美麗的檨園(芒果園),是撰修《諸羅縣誌》的所在地,「檨園風情」還名列當時諸羅八景之一。當時的文人留下許多詩句來描繪這片檨園的美景,例如康熙年間的文人陳夢林作〈檨園〉一詩:
小圃花齋曲徑通,參天老樹鬱青蔥。
地高不怕秋來雨,暑極偏饒午後風。
海外雲山新畫本,窗間花草舊詩筒。
莫愁紙盡無揮灑,纔種芭蕉綠滿叢。
光緒年間,進士林啟東也寫作〈檨園風清〉讚嘆檨園的美景:
花落賢庭柳拂牆,檨林篩影倚斜陽。
六街暑雨連村潤,一院清風隔圃香。
瓊乳濺酸春剝綠,玳膚蒸熟夏無黃。
使君手植今何處,猶是當年召伯棠。
同樣在光緒年間,徐德欽也以相同的題名作了一首:
南薰吹熟味甘涼,顆顆扶枝半出牆。
記得六街天氣暖,一聲黃檨滿城香。
其實在印度,佛祖就曾多次在芒果園中說法講經,其言語文字的精妙和這些清代文人不遑多讓。可見得芒果不僅好吃,也是提供哲學家、文學家創作靈感的智慧果。下次當你搜索枯腸,完全找不到寫作靈感之時,不妨到芒果園走走,說不定火紅的芒果花和芬芳的芒果香,馬上就能讓你思想深邃可比如來佛祖,靈感泉湧直追諸羅文人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