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爾士(C.W.Mills)的「社會學想像」(中譯本,巨流出社出版,1995)一書,一直和我個人的論文寫作過程有些關連。翻開「社會學的想像」的中譯本最後的的四章,都劃滿紅線和筆記。那時在寫作自己的碩士論文時,只要寫不出來、或是心情浮躁,陷入論文寫作者常有的自棄憂鬱症狀時,就會把這幾章拿出讀,喝杯普洱茶,出去散散步,再回來書房繼續未完成的段落。彷彿,我的論文就在米爾士關於社會學、關於自由與理性、關於政治、關於學術藝師(或譯:學術工匠)的喃喃絮語中不知不覺的完成了。
- Mar 07 Fri 2008 09:18
社會學想像力與我的碩士論文
- Mar 02 Sun 2008 10:25
東海劍道社 30 周年紀念練習大會 草案
轉貼自「東海大學劍道校友會部落格」
感想:恩!要開始跑步、做體能、練劍了.....
- Feb 01 Fri 2008 16:49
父親祭文
叔叔、嬸嬸、姑姑、姑丈,各位親戚以及父親生前的朋友、還有現場的各位來賓:
非常感謝各位今天能來參加我父親的喪禮,特別在今天這樣一個非假日的傍晚,又是陰雨綿綿的天氣還專程前來這裡,表示在場的各位都和我父親有非常深厚的情誼,都是我父親生前非常重視的人。
這幾天我和弟弟整理老爸生前的遺物和相片,我們發現我爸爸的年紀雖然絕對不能算是「新新人類」,但他確實是一個生活非常豐富而且多采多姿的人。他很喜歡照相,常常在朋友的喜宴或大型活動裡面擔任攝影,雖然他偶而也會抱怨:負責拍照的人都沒時間吃東西。他每隔五到六年就會換一台新車,對他而言,車子不只是一種交通工具,還是一種嗜好。因為年輕時擔任過廣告設計,他對繪畫、素描也頗有興趣,不只家裡擺了很多畫,他書櫃裡擺了好幾本畫冊,他曾經跟我說過,退休以後想來好好學習素描和繪畫。因為參加早泳會的關係,他開始接觸紅十字會水上救生隊的活動,接受救生員訓練、潛水訓練、擔任義工,還參加好幾次的游泳橫渡日月潭的活動。前幾年老爸還在學習彈手風琴,偶而會在朋友的聚會、應酬上表演一番,相信在場的很多朋友應該都看過他表演。
老爸同時是一個家族觀念很重的人,他非常重視親戚和家族的親人。幾乎每個上來台北工作的親戚,都曾經接受過他的幫助和支持。在我和弟弟上小學之前,他每個星期日都開車帶著我們下通霄,在他的想法裡,他認為小孩子只要小時候玩在一起,長大以後感情和關係都會一直維繫下去。就現在看我們兄弟和堂兄弟姊妹的關係,他當時的想法確實有些道理。即使我們兩兄弟長大後,為了探望年邁的祖母,他還是經常的會回通霄。去年他雖然感覺到身體的體力在衰弱,但是還積極的參與祖厝重修的會議,很可惜等到祖厝重修完成時,他已經因為生病而住院,沒能看到祖厝重修後的完整面貌。
- Jan 27 Sun 2008 08:33
【全球視野】全球之聲一週間 0120-0126
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:
過去受限於時間、空間、金錢、能力等因素影響,許多人縱然有心加入或參與社會、媒體改革、政治等運動,也常只停留在夢想階段;或許一人之力恐怕難以成事,在茫茫人海之中,除非具備讀心術,否則要找到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談何容易,但現在因為網路的緣故,志趣相投的人們得以合作,為共同的目標或想法而努力,也因為網路的大量資訊,讓人們不在身處於封閉的國界之內,合縱連橫之力有時更甚國家機器,部落格便具體而微地呈現這個世界的面貌,利用網路的聚散特質,聚合意志、發散資訊,全球之聲亦然。
人們常說媒體是「第四權」,能夠制衡行政、立法、司法三權,但誰來監督第四權?瓜地馬拉部落客顯然沒有放棄自己手中的力量,抨擊媒體報導面向城鄉失衡、重鄰國而輕村落,更不願違抗政府;當然,媒體與部落客並非站在對立面,巴西部落客便跟隨記者的腳步,繼續追查體育媒體收費報導的弊病;但當部落客進入政府體制時,在部落格圈又會引起什麼討論?玻利維亞最近便有一例,讓部落客思索這究竟是進一步?或是言論將退一步?
部落客當然也投身社會運動,孟加拉部落格成為當地女性紓發心情之處,對抗嫁妝陋習多麼不容易,部落客也形成組織,期望改善女性在社會的地位;中國政府濫權之事也再度成為部落客關注焦點,一名公民記者之死,眾多討論聞之而來;關於肯亞大選之後的暴亂,部落客也善用各種網路工具,流通散播更多過往外界不一定有機會見到的記錄與影像。
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。
- Jan 11 Fri 2008 21:10
「哀皮西提....」,這是什麼蛙的歌? (轉貼)
轉貼自「呂不拉格」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rY2JHtKeGwQ0OfOwFa.a/cmt_preview
這幾年台灣陷入一片英語教學的狂熱,從城市到鄉村,到處都林立著英語補習班。不過妳知道七十年前的古人如何學英文呢?現在學英文有電腦視聽的教材可以線上學習,那麼以前的人呢?這篇文章相信會讓很多網友會心一笑!!
順道一提,這份資料是前台中縣石岡鄉圖書館的館長呂先生,在九二一地震發生後,於當地坍塌的伙房(三合院)的廢墟中,搶救出來的一些文物的一小部分。另外有一些比較重要、大型的文物,都被送進了台中縣文化中心的倉庫。還有一些類似像這種古早的英文書、雜誌等之類的小東西,如果不是有幸被呂館長撿拾回去收藏,就全部進入大甲溪畔的廢棄物堆積場了!!
所謂的文化資產不是只有像故宮博物院、林家花園那樣偉大的東西,瞧!這份從災後的廢墟中搶救出來的文件,不也讓我們對「學英文」這種看起來再現代、再流行不過的東西,有了不一樣的感受。
- Jan 07 Mon 2008 21:10
全球之聲一週間 1230-0105
全球之聲一週間 1230-0105
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:
近來各國眾所矚目之事,莫過於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(Benazir Bhutto)遭暗殺事件,以及其後所引發的政治與社會危機,原訂於一月八日的國會選舉延後,朝野政治人物毫無互信,都不利未來事態發展,況且巴國的動盪不僅波及南亞次大陸,也觸及國際社會的敏感神經,畢竟該國握有核武,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各國安全,若核武在混亂時刻落至恐怖份子手中,後果更是不堪設想;除此之外,巴基斯坦亦與動亂未息的阿富汗接壤,兩國邊境地區的恐怖組織塔利班份子藏匿山區難以剿滅,還有逐漸坐大的跡象,更是國際反恐與制序一大漏洞;再加上 天災與資源短缺等窘境,稱巴國為多事之秋實不為過。
布托出身政治世家,也是家族內第四位死於非命的人物,她的父親阿里(Zulfikar Ali Bhutto)曾任總統與總理,後於1979年遭軍方推翻處以絞刑;布托的兄長與弟弟也先後於1985年及1996年喪命,當時外界便懷疑一切是情報單位所為,此次布托之死的種種疑雲也令各界起疑,雖然政府發言人指稱命案為蓋達與塔利班組織下手,但難以取信大眾。不過由巴國政府輕易將問題聯想至塔利班,可見塔利班除了 在阿富汗活動仍頻,在巴國的勢力也日漸壯大,引起政府注意。
- Jan 03 Thu 2008 13:48
打書順便打書店
昨天有朋友來電,問我之前在烏來住了半年,搞了半年,又再編輯了半年才完成的那本關於烏來台車的《沿著輕軌私遠足——烏來台車與台車博物館的故事》的書那邊有得賣?還有什麼時候要舉行新書發表會?
恩!因為這本書是林務局委託我們編輯製作的,所以數量很少,市面上也不太買得到。目前是交給新竹的「草葉集概念書店」負責跟台灣的各個獨立書店、小書店發行,想要買的朋友可以跟草葉集聯絡。
- Jan 03 Thu 2008 08:20
【全球視野】全球之聲一週間 1223--1229